友发集团李茂津:以合作文化为底色 绘就全球管业发展新蓝图
在中国钢铁工业的宏大叙事中,天津友发钢管集团(以下简称“友发集团”)以独特的“合作”基因,在焊接钢制管领域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从几位合伙人白手起家,到连续20年稳坐全国焊管产销头把交椅,友发集团用25年时间,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中国走向世界的跨越,成为实业领域的璀璨明星。
友发集团的发展脚步从未停歇。面对全球化的浪潮,友发集团正以“全球造卖全球”的全新姿态,开启中国管业出海的新征程。其独特的企业文化、清晰的发展路径以及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吸引了众多关注。近日,记者走进友发集团,与董事长李茂津深入交流,探寻这家“钢管巨人”的成长密码。
合作,是友发集团刻在骨子里的基因。李茂津回忆道,创业之初,几位创始股东倾其所有,凭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信念,开启了友发的事业征程。这种选择,让友发成为股权充分分散的民营股份制企业,所有管理层都是股东,合作从口号变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准则。“合作是一种资源整合,你懂财务,我懂生产,他懂销售,合作起来就无所不能。”李茂津形象地解释道。这种全方位的资源汇聚,产生了“1+12”的合力效应,推动友发在25年间实现持续快速增长。
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友发的合作文化不断升华。如今,“大友发”理念应运而生,将客户、经销商纳入共生共荣的生态系统。李茂津介绍,经销商们也在学习友发的合作文化,推行“1+12”的合作精神,让友发成为充满了许多活力的产业共同体。然而,管理庞大的“大友发”体系并非易事。李茂津坦言,面临三大挑战:一是创始股东怎么样保持创业精神,避免“躺平”;二是如何让新加盟者快速融入并认同合作文化;三是如何在规模领先的基础上,保持技术、成本、品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高水平发展要一直学习、创新,保持进取态度。”李茂津道出了友发持续成长的秘诀。
友发集团的产品战略,同样彰显着其雄心与智慧。“友发钢管:流通天下,撑起世界”,这句宣传语生动概括了产品用途。“流通”涵盖焊接圆管、镀锌圆管等多种产品,应用于供水、排水等流体输送领域;“撑起”则指方矩形焊管等,用于钢结构建筑支撑;“天下”和“世界”则代表“做全球管业第一雄狮”的目标。李茂津表示,友发产品已渗透到国民经济与人民生活的各个角落。
市场变化推动产品战略升级。在传统优势产品如热镀锌管领域,友发正朝着更高的市场占有率迈进。“未来要达到5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李茂津说。在品类拓展上,友发秉持“每个钢管品类不介入则已,一介入就必须要做到行业最好”的宗旨。今年上半年,收购河北海乾威钢管有限公司75.355%股权,进入油气钢管领域,构建更完整的产品矩阵。在新兴产品领域,友发采取“深耕细作”策略,成立专业研究院,提升服务能力。目前,已成立三个专业研究院,标志着从规模扩张向深度服务转型。
逆势拓疆,是友发集团的又一战略智慧。在传统焊管行业,友发形成了独特的“逆周期”发展模式。李茂津回忆,25年来,友发经历了钢铁行业的高峰与低谷,无论市场如何变化,都有应对策略。“市场不好时,往往是收购兼并和扩张的好时机。”他说。基于这一判断,友发年初制定“三年行动”规划,通过空白区域收购和出海布局驱动增长。
在国内市场,友发正完成最后的战略拼图。目前已有10个生产基地,预计明后年将完成更多布局。上半年收购吉林华明,完善东北市场布局。全国性的生产基地网络,让友发在成本控制和市场响应速度上建立优势。友发集团的出海战略同样令人瞩目。新的十年发展的策略目标是“由千万吨迈向千亿元,做全球管业第一雄狮”,力争实现3000万吨的钢管产销规模。今年上半年,与荣成集团等合作成立“中新联合”平台,服务出海企业。“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中国造卖全球’转向‘全球造卖全球’。”李茂津解释道。该平台将帮助友发在海外设立钢管生产基地、供应链企业,实现全球布局梦想。目前,友发正在东南亚、中东、中亚等地调研,期待海外第一个生产基地尽快落地。
在中国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友发集团的故事,不仅是一家公司的成长史,更是中国制造业从大到强、从国内到全球的缩影。凭借深厚的合作文化和敏锐的战略眼光,友发集团的梦想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