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

来源:火狐全站app下载    发布时间:2025-10-26 00:15:07

  各有关单位:2025年度“机械工业科技奖”拟授奖项目公示工作已结束。现决定表彰奖励项目共541项,其中,特等奖5项、一等奖49项、二等奖232项、三等奖255项。现将获奖名单予以公布。各获奖单位可依照国家或地方有关法律法规给予获奖人员相应奖励。详见通报正文及附件:附件一:关于表彰2025年度机械工业科技奖励项目的通报附件二:2025年度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目录(点这里就可以看PDF文件)(奖励办)

  关于举办2025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六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的通知

  机械培〔2025〕22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总工会、机械行业管理部门及有关协会: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部署,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促进我国智能制造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夯实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并且开展2025年至2028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的通知》(人社厅函〔2025〕128号)计划安排,以“技能照亮前程”为主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决定联合举办2025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六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赛项设置大赛设机电设施维修工、仪器仪表维修工、智能制造系统运维员、计算机程序设计员、焊接设备装配调试工、机床装调维修工等6个赛项。各赛项均设置职工组(含教师,下同)和学生组两个组别,均为双人团体赛。二、大赛安排大赛分为省级选拔、全国决赛两个阶段。(一)省级选拔赛阶段。由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机械行业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总工会及有关协会组织实施,共同做好选拔组织、技术指导、赛前训练和安全教育等工作。原则上于2025年11月10日前完成省级选拔。(二)全国决赛阶段。全国决赛由大赛组委会统一组织实施,拟定于2025年12月中上旬举办,决赛地点另行通知。三、组织管理本次大赛为国家一类职业技能大赛,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成立大赛组委会(名单见附件),全面负责大赛组织管理。大赛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和技术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大赛综合管理和统筹协调等工作,技术工作委员会负责技术筹备和全国决赛组织实施工作。办公室和技术工作委员会秘书处设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教育培训部(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大赛决赛由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中国机械冶金建材工会全国委员会,以及地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人民政府、总工会、机械行业有关协会共同承办;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院校、有关协会和企业等单位共同协办。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机械行业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总工会及有关协会共同成立参赛工作机构,负责组织并且开展本地区选手选拔和参赛事宜,接受大赛组委会的指导。四、参赛要求(一)名额分配以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单位组成代表队参赛,各代表队各赛项职工组限报3支参赛队(企业身份人员不少于1支),学生组限报2支参赛队。同一单位每个赛项各组别限报1支参赛队,参赛选手不得跨单位组队。各代表队于11月10日前完成大赛全国决赛报名工作,决赛报名具体事宜另行通知。(二)报名要求从事智能制造领域相关工作的企业职工,各类院校制造类、信息类相关专业的教师可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职工组竞赛。各类院校全日制在籍学生,可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学生组竞赛。已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及已通过竞赛取得“全国技术能手”申报资格的人员,不得以选手身份参赛。院校在职一线教职工不得以企业职工或企业兼职职工身份参赛(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被派往院校承担教学任务的劳务派遣人员,且劳务派遣公司依法为其缴纳公司性质的社会保险人员,须以院校教师身份报名参赛);企业在职职工不得以院校一线教职工或兼职一线教职工身份参赛(与校办企业、学校下属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在职职工,单位依法为其缴纳公司性质的社会保险人员,须以企业职工身份报名参赛);具有全日制学籍的在校创业学生不得以企业职工或院校一线教职工身份参赛。各代表队认真做好选手实名制信息审核工作,报名结束后,将公示全体选手情况。对不符合报名条件的选手,取消本届参赛资格(不得递补)。选手报名审核情况将作为各省级参赛队评选“优秀组织单位”的参考是依据。五、大赛内容大赛由理论考试和真实的操作两部分所组成。大赛各赛项分别以机电设施维修工、仪器仪表维修工、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系统运维员、计算机程序设计员、焊接设备装配调试工、机床装调维修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基础,职工组按照技师、学生组按照高级工的技能要求,适当增加智能制造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和企业生产实际等内容做命题。各赛项总成绩中理论考试成绩占20%、真实的操作成绩占80%。大赛试题由技术工作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统一命制,具体技术文件另行通知。六、奖励措施(一)全国决赛各赛项各组别分别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前5名为一等奖,第615名为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获奖选手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按相关规定晋升职业技能等级。各赛项各组别总获奖选手及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比例控制在该赛项该组别全部决赛选手总人数的50%以内。(二)全国决赛各赛项职工组获得第1名参赛队的主选手(报名时排在第一位)且合乎条件的,可在次年按程序申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七、有关要求(一)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机械行业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总工会及有关协会和有关部门,按照大赛组委会的统一部署,认真做好大赛各项组织工作,积极争取地方财政和工会活动经费支持,加强协调和指导工作,确保大赛活动顺利举行。机械行业管理部门及有关行业协会要格外的重视,发挥机械行业组织职能作用,把组织本次大赛作为加强机械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紧密结合当地公司制作和技能人才培养实际,积极动员合乎条件的人员报名参赛,着重扩大企业职工参赛比例,配合做好各项大赛相关工作。(二)各地要根据本地区真实的情况,组织并且开展省级选拔赛,做好竞赛活动的统筹协调和规范管理,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将公平公正作为办赛的“生命线”,在全国决赛期间,要严格管理本参赛代表队选手及有关人员,遵守比赛各项规定,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确保大赛活动顺顺利利地进行并取得实效。(三)要格外的重视大赛活动的宣传推广与成果转化。各代表队要把大赛宣传推广作为宣传技能人才政策、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就、增强社会各界对行业技能人才认同的重要内容,各参与单位应结合本地区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发展的新态势和新需求,加强对大赛技术内涵的挖掘、利用和资源转化,增强大赛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引导作用,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建的办赛效果。(四)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代表队请于2025年10月30日前指定1名大赛联系人,并将联系人信息(姓名、单位、职务、联系方式)发送至指定电子邮箱,以便于沟通联络。八、联系方式(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联系人:曹怀明联系电线电子邮箱:ji网址:(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系人:王宇坤联系方式(三)中华全国总工会联系人:张鲁玉联系电线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六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组委会人员名单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2025年10月23日(机械教育)

  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扎实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着力推进工业母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广东省阳春市人民政府定于2025年11月11日-13日在广东省阳春市东湖广场召开2025中国阳江阳春(第二届)工业母机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大会暨机床供需对接会(下简称大会)。会议日程安排见附件1。详见通知正文:附件:参会人员信息回执表(行业发展部)

  各有关单位:机器人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是赋能新型工业化的关键装备、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工具和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得力助手。在《“十四五”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的引导下,我国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机器人整机产品性能质量明显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应用场景从工业主导到向千行百业加速渗透、多个细致划分领域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骨干企业加速成长、国际化水平和全球竞争力不断的提高、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区域集聚效应日益显现,产业总实力实现大步跨越。党中央国务院格外的重视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智能机器人”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与此同时,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有关政策措施,从创新平台构建、核心部件研发、应用场景开放、金融人才支持等多要素共同发力,推动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更是布局智能机器人发展趋势的重要时期。在此背景下,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将于11月10-12日在上海组织召开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大会主题:构建开放协同的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生态会议地点: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上海市普陀区光复西路2739号)报名咨询:戴应奇商务合作:朱函扫名参会详见通知正文:(机器人分会)

  关于举办深入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政策宣贯会暨机械工业服务型制造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大会系列活动的预通知

  各有关单位:近日,工业与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深入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8年)》(工信部联政法〔2025〕202号)。为贯彻落实政府部门部署要求,推进有关政策措施落地实施,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拟于2025年12月上旬在深圳举办深入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政策宣贯会暨机械工业服务型制造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大会系列活动。有关事项预通知如下:详见通知正文:附件:会议预报名表(行业发展部)

  各有关单位:为抢抓智能机器人赛道的战略机遇,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打造智能机器人创新成果转化示范区、先进制造集聚区和集成应用引领区,助力广东省打造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拟于2025年10月28日至30日在东莞市举办“2025广东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发展大会”。会议主题:智造高地智领未来报到时间:2025年10月28日报到地点:东莞嘉华大酒店(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家具大道1号)会议时间:2025年10月28-30日会议地点: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家具大道2号)扫名参会详见通知正文:(机器人分会)

  关于机械工业电影和电教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3个技术委员会换届及组成方案进行公示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第四届机械工业电影和电教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MIF/TC4)拟由39名委员组成,于国辉任主任委员,姜国梁、梁思建、周峰华任副主任委员,李维善任委员兼秘书长,刘峰、李坤任委员兼副秘书长,秘书处由秦皇岛视听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承担。第五届机械工业船用电机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MIF/TC9)拟由30名委员组成,陆尧任主任委员,李晨浩、王伟、华峰任副主任委员,戴道立任委员兼秘书长,秘书处由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承担。第六届机械工业仪器仪表元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MIF/TC17)拟由45名委员组成,孙克任主任委员,陈青松、谢勇任副主任委员,张阳任委员兼秘书长,秘书处由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现将机械工业电影和电教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3个技术委员会换届及组成方案面向社会公示,截止时间为2025年11月12日。2025年10月13日附表1:第四届机械工业电影和电教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名单序号委员会职务姓名工作单位1主任委员于国辉秦皇岛视听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2副主任委员姜国梁张家港宝视特影视器材有限公司3副主任委员梁思建广州美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4副主任委员周峰华北京鸿合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5委员兼秘书长李维善秦皇岛视听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6委员兼副秘书长刘峰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7委员兼副秘书长李坤浙江宇立新材料有限公司8委员王嘉俊成都瑞德利科技有限公司9委员王焘骏佛山王氏航空光学科技有限公司10委员叶岁娟南京昊天天文仪器设备有限公司11委员朱景礼无锡市冬慧影视器材有限公司12委员许亭和南京美乐影视科技有限公司13委员许曙波安徽影动巨星银幕有限公司14委员王冰深圳市光科全息技术有限公司15委员韩东秦皇岛美视达视听检测技术有限公司16委员李增荣深圳市福佑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7委员杨学栋莱州市星光银幕有限公司18委员赵宁深圳职业技术大学19委员何红平海宁华视银幕有限公司20委员沈新宇浙江中天纺检测有限公司21委员张卫东苏州米映科技有限公司22委员张益民成都菲斯特科技有限公司23委员倪晓桦江苏尚阳数字影视有限公司24委员吴云飞南京伊世长江科技有限公司25委员黄基翔深圳博爵文创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26委员潘国祥菲涅尔显示科技(张家港)有限公司27委员陈永祥张家港市万事达电教科技有限公司28委员梁志华上海际光薄膜科技有限公司29委员袁东升张家港市三星银屏器材有限公司30委员蔡震耀极品影视设备科技(深圳)有限公司31委员顾春合肥全色光显科技有限公司32委员刘永进泉州知悉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33委员刘太龙中科文旅产业发展(江苏)有限公司34委员朱剑波浙江海利得复合新材料有限公司35委员张华秦皇岛昌隆银幕有限公司36委员张宇芳北京宝晶汇通科技有限公司37委员周巍衡北京乐都展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38委员于涛北京唯图佳视科技有限公司39委员罗伟欢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附表2:第五届机械工业船用电机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名单序号标委会职务姓名工作单位1主任委员陆尧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2副主任委员李晨浩中国船级社上海分社3副主任委员王伟第七〇一研究所4副主任委员华峰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5委员兼秘书长戴道立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6委员陈琳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7委员孟鑫中国船级社青岛分社8委员丁筠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9委员王强德州恒力电机有限责任公司10委员丁玉林江苏世隆电机有限公司11委员高晓辉兰州电机股份有限公司12委员陶楠北京北开电气股份有限公司13委员龚建苏州晶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4委员张璇江西清华泰豪三波电机有限公司15委员万政泰州亿丰达电器有限公司16委员陈大江江苏大全凯帆开关股份有限公司17委员彭飞飞康富科技有限公司18委员俞志君江苏远东电机制造有限公司19委员张正浙江方圆电气设备检测有限公司20委员周伟强上海马拉松革新电气有限公司21委员褚泼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22委员周斌泰州市环太电器有限公司23委员赵盼庆常熟市国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4委员韩素芳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25委员何兰香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26委员张莹莹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27委员王贝贝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28委员罗锦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29委员范林浙江金莱勒电气股份有限公司30委员孔德峰广东海洋大学附表3:第六届机械工业仪器仪表元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名单序号标委会职务姓名工作单位1主任委员孙克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2副主任委员陈青松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九研究院第704研究所3副主任委员谢勇上海蓝宝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委员兼秘书长张阳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5委员白茹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6委员曹捷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7委员程新利苏州科技大学8委员崔远慧大连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9委员杜君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10委员樊尚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11委员冯冲大连民族大学12委员高胜国郑州炜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13委员郝永德华中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14委员雷靖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晶体科技分公司15委员李洪儒传感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6委员李新沈阳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7委员刘西斌石家主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8委员潘琳斌宁波泰丰源电气有限公司19委员彭正红绵阳市维博电子有限责任公司20委员钱玉秦皇岛北方管业有限公司21委员钱正洪杭州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22委员石新发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23委员宋萍北京理工大学24委员田玉平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25委员王冰昆山双桥传感器测控技术有限公司26委员王锋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7委员王刚西安森瑟斯传感器有限责任公司28委员王冠鹰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29委员王瑞生传感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0委员吴建伏南京晨光东螺波纹管有限公司31委员伍剑波四川大学32委员薛严冰大连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33委员杨寿民花园金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4委员余隽大连理工大学医学部35委员郁健上海仪器仪表自控系统检验测试所有限公司36委员张桂玲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37委员张国琦西安中科麦特电子技术设备有限公司38委员张贺沈阳工业大学39委员张文良沈阳汇博热能设备有限公司40委员张祎公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41委员张振海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42委员张志斌太原航空仪表有限公司43委员赵莉深圳普晟传感技术有限公司44委员郑德智北京理工大学前沿交叉科学院45委员诸海博沈阳国仪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标准工作部)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商业联合会关于组织并且开展标准化知识竞答活动的通知

  机械行业、钢铁行业、商业行业各相关的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做好2025年世界标准日宣传工作,普及标准化理念、知识和方法,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和中国商业联合会组织并且开展“伙伴共赢标准赋能”标准化知识竞答活动(以下简称竞答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详见通知正文:(标准工作部)

  各有关单位:当前,新能源电池产业正处于技术革新与生态重构的关键阶段,为凝聚产业共识、破解发展难题、共探未来路径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办,工信装备研究院、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2025新能源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定于2025年10月22-23日在山东省枣庄市温德姆至尊酒店举办。详见文件原文:(展览工作部)

  机行函[2025]33号关于公开征求《优秀体育器械产品目录(2025年)》意见的函各相关的单位:根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关于开展优秀体育器械产品遴选的通告》(机械行〔2025〕146号),经过企业自愿申报、专家评审,形成《优秀体育器械产品目录(2025年)》,现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如有意见请于2025年10月15日前反馈至邮箱联系人:张宇琮,附件:优秀体育器械产品目录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2025年9月30日

  关于举办2025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六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的通知